“没钱又没用的年轻人们。” 热点

2023-05-21 02:50:42 来源:哔哩哔哩

◼️ “811”,80%的科研成绩、10%的科研项目成果、10%的学工成绩,在保研人的概念里,这已经成为了他/她们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必须要去争取的履历:“为此,他们要选一些跨专业的课,把2000字的课后作业往1万字写;要找老师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要找一些实习,了解自己期望工作的环境;如果选择工作保研,还要与同学搞好关系,争取进入学生会。”这一段话来自《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刘畅对当下保研群体的总结,更是大部分「上进、努力、奋斗」的大学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相关资料图)

◼️ 如果想要其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只需将这些故事与另一组数据放置在同一画面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今年4月,16-24岁劳动调查失业率为20.4%,创2018年以来该统计数据的新高。”当大学生以保研、考研、考公、考编为目标,一整个宿舍、一整个班级的人都寄希望于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一次又一次的在评价系统与竞争队列中脱颖而出时,每个人都陷入似乎毫无休止的内卷与焦虑的不安状态,企图通过「上岸」的方式缓解生活的压力,跑赢失业率、跑向一个稳定又有保障的未来。

◼️ 结果呢,结果就是在《三联生活周刊》今年第19期的目录上赫然排列着如下标题:上岸与赛博迷信、“海归废物”、我还能有其他的工作选择吗?、毕业即失业?那我再上几年学缓缓?、全职儿女能干几年?、我就是韭菜的命?、我工作三年,存款两万,算少吗?、我该先攒钱还是先享乐?…在超过90%的问号里,遍布着当代年轻人对学业、工作、金钱与生活的无限忧虑,是在经济下行的整体环境中无所适从的矛盾感,也是功绩社会对“鸡娃”积极拼搏的期待让个人在躺平和内卷中反复横跳的疲惫感。于是,年轻人不断发出质疑,向自己、向父母、向社会发问:“为什么在这本应是旷野的生活里,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轨道?”,却始终无法得到关于这场人生的答案,只能用发疯文学宣泄、拿孔乙己自嘲、在寺庙里躲避精神内耗。

◼️ 在这个时代,这个被认为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现代社会里,年轻人们既无法借用以往的生活秩序找到个人的归属,又无法仰仗于货币、身份地位等需要积累的外在之物得到某种存在的确定性;我们这群“没钱又没用”的年轻人只能把目光放回那些社会设定好的固定轨道,回到枯燥乏味的「格子间」,以此寻求短暂的稳定的可能。

05/19/Fri.

人生是旷野

但我更想要条轨道

@TuTouSuo™️ 

最好顺利一点、平缓一点、安全一点,由此便能获得足够多的确定感,抵抗风险,消解因为诸多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瞬息万变的光景早已成为唯一可以确定的对象,流动与模糊暧昧的生活情况交织在一起,创造出现实意义中的无数自由的可能性,个体再也不需要回到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回到所有的规则和秩序都被天然设定好的时代:铁匠的儿子只能是铁匠,而想要成为上等人,必须讲究血统与身份。自由代表着选择对象的不断增多,在不同的决定指引下,人生延展出了无数种能够实现的可能。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个体被认为理应享受源于自由带来的快感和兴奋,是对创造与多元想象的憧憬与期待。

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自由的周围,是大量虚无的想象,是失去既定路径的黑暗和彷徨。如同被剥离出宗教礼俗规定的欧洲人,在因信称义的新教理念下获得了心灵与上帝直接交流的自由,却也进入到更为纠结与迷茫的时期,马丁·路德只告诉他们如何摆脱基督教会的控制,但始终没能使其明白,在自由的生活里,上帝与他的教义应当扮演的角色。宗教的世俗化带来的是思想的自由复兴,与此同时也让习惯在轨道中运行的列车在无序的世界里丧失方向感地、盲目地横冲直撞。直到资本主义市场逐渐成熟,十九世纪时货币成为所有商品交换的中介物,夺取了新的社会指导权力。

一切才恢复井然有序的状态,人在世俗生活里不为上帝和他那套赎罪的事活着,而是为了攫取更多的资产和囊括更多的货币而活着。

这么说来,齐泽克所说的“大他者的退场”所指代的即是现代生活中不再有强烈的特定的指导者要求个体按照何种方式生活——这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公共任务与计划经济体系实际上承担起了“大他者”的角色——社会存在巨链的消失在将自由赋予向每个人的同时,也使处于旷野中的年轻人变得不知所措,如同迷惘的羔羊,左右摇摆又不知所往。

当然,以上的阐释只能够解释当代年轻人焦虑的一部分原因。如果是打从一开始就是学懂了自由与旷野的逻辑,理解人生的在选择与结果中从没有确定性可言,或许一切将变得更加容易接受。但问题是,我们这代人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始终都从未跳脱出一条递进式的“轨道”,升学、考学的每一步都从未脱轨,只是有些跑得快些与慢些的区别罢了。因此,这条轨道、这种既定的思维长期寄生于95后、00后的头脑中,而现实情况却又是如旷野一般的生活,自由、流动、高度的跳跃性和不确定性反复敲击着那些过去所形成的思维逻辑,最终使年轻人们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跃身于现代社会的转瞬即逝中成为某种主流之外的存在;二是在看到了旷野后,转身回到格子间里、回到轨道上,寻求确定的、稳定的生活。

前者需要勇气,后者则是常态。

考公、考研、考编,以考试为主的跃迁制度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最为熟悉的轨道,它也是这自由世界里使人保有安全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没钱为什么就是没用?

️ / TuTouSuo / 现代年轻人的焦虑症

假使方才的思考只是粗略地解释了现代年轻人对编制与研究生学历渴求的由来,那么接下来就必须对文章的标题进一步做出梳理,否则便会生出文不对题的嫌疑来。

“没钱”与“没用”从话语的近义来说是长期相互扶持的两个字词,更进一步说,没钱就等于没用,即不会对他人、社会产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持,说白了,就是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与劳动关系生成的时候直白点出,任何物品其原初所具有的功能有且仅有使用价值,例如一个布袋、一双草鞋、一卷凉席等等,这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连接。而在资本市场的逻辑里,使用价值无法成为平等兑换的交易中介,因为任何的物都是与人的特定关系,鞋子如何换凉席、布袋如何换鞋子?于是,交易价值出现,要把物变成商品,以货币进行衡量,从而做出买卖的行为,这时候布袋也好、草鞋也罢,都能够通过金钱进行量化,价格成为交换的基础。

也正是在这样的体系里,在一个所有的物都成为商品才能够被人所认识的框架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都成了商品化的对象。这也是卢卡奇所说的物化。

站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众人便会发现这样一幅现代社会的奇景:所有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唯独钱和商品统治了一切。拼命想要增加履历的年轻人成为了人才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商品,提供的实习经历、科研成果、学历文凭等附加价值越多,那么他/她的交易价值就越高,能够获得的工资就越多,被社会承认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有用这样一种价值体系已经被交易价值所取代——反之,越没用的年轻人就是越没文凭、没经验、没背景的“三无”产品,市场的认可度越低,获得的商品报酬就越低。

与其说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偌大的、自由的人才市场,不如说是一场明晃晃的、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平台,它的规则是谁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谁就越能获得赏识、越能够进入主流话语体系中加以褒奖。年度积极员工、年度全勤员工、年度最佳员工…

只要你进入这条设定好的跃迁轨道中,「躺平」就成了除「积极上进」之外所有行为的代名词:完成规定的工作是「躺」、按时下班是「躺」、没有成为斜杠青年是「躺」、没有上升的意图是「躺」,只要是拒绝「卷」,那剩下的全都是「一躺了之」。

“躺平”和“内卷”看似是天秤两端,但实际上中间根本没有过渡地带,因为在功绩社会的文化系统中,只要不积极,就是躺。而「躺平」的代价,是来自他人的质疑与围观,是整个主流社会的凝视和边缘化: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是开始养老了。

之所以如此警惕「躺平」,甚至要为其增加上一系列的社会规约,就是因为选择「躺平」的年轻人无法创造更多的生产力,无法制造出更丰富的剩余价值;「躺平」的年轻人没有高收入,也就失去了高消费的能力,无法促进仰仗于消费运作的社会发展,难以激活更多的市场活力。

所以「躺平」的年轻人是没用的,因为他/她们没钱。

不过,有钱的代价很简单,更多的经历、成果,更高的学历和超过其他人的成绩,只要用这些可量化的内容来扩充你的人生,就能够兑换金钱,换取一个“有用”的名声。

你想知道原因吗?因为货币只认可计算的东西。

如此说来,这篇推文的标题若想要更犀利些、更一针见血点,应该叫做:焦虑又迷茫、没钱又没用的年轻人们,在现代社会里被迫内卷。

蛮窒息的反正。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º· ☾˚‧º·

「24届/春日基础班」

梳理重点内容

将理论落回生活

♡+♡=♡²

「2024/公开课/再建巴别塔」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追逐独立,畅意自由

♡「2024/TuTouSuo/全程班」

将真空理想连接现实

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

上一篇 : 新新皮质_关于新新皮质简介 每日热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