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3年4月8日,由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起,与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为气候行动鼓与呼——中国气候传播案例集萃》出版发行推介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案例书稿参编单位的代表,以及政府部门、高校、媒体、企业、社会组织、智库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图为广西大学郑保卫主编气候传播新书)
该书是广西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气候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19AXW006)》的研究成果之一,由广西大学君武荣誉教授、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项目主持人郑保卫教授带领其课题组成员共同编写,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为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该书主编郑保卫教授介绍,书中收录的70多个典型案例,全面反映了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社会组织、企业、公众和智库等气候传播行为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气候传播方面的责任担当和实践探索;集中展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成效和所作出的贡献;客观再现了发生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的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活的精彩故事。希望与会者能够学习和借鉴这些典型案例所提供的经验,并且充分利用会议搭建的平台,交流科研成果,凝聚思想共识,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做好气候传播,真正使气候传播在中国和世界形成“大气候”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广西大学君武荣誉教授郑保卫介绍新书)
会上,宣读了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原主任、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院士的贺信。杜祥琬院士在贺信中祝贺郑保卫教授新书出版。他认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传播,可以加深人类共同面对气候问题的认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行动,提高我国气候变化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更好地承担起国际责任,推动新型国际秩序的建立。他提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花费几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科学转型过程。因此,他呼吁要加强深度管理、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同时需要所有人提升意识,投入行动。这是摆在所有气候传播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的新使命,希望各位同仁能够齐心协力,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继续推进气候传播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摄影:杨启玥、罗一钰、陈奕菲)
上一篇 : 世界简讯:40元/斤樱桃嫌贵?不慌,本地樱桃在路上
下一篇 : 最后一页